安三教育集團:信雅筑基傳慧語 共育萌新啟新程
一年級教師培訓會(三)
2025年8月25日上午,安三教育集團“信雅筑基,共育萌新”一年級教師培訓會在靈溪校區(qū)舉行。本次培訓由靈溪校區(qū)張莉莉副校長主持,本部校區(qū)謝善昆副校長、汪子然副主任、李嘉星副主任及各校區(qū)大隊輔導員出席本次會議,特邀王瓊、常梅、潘杰、李玉四位資深班主任分享育人經(jīng)驗,為全體一年級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平臺,為新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筑牢根基。
經(jīng)驗分享:四位班主任傳 “育人寶典”
培訓伊始,常梅老師以魏書生 “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神圣職業(yè)”開篇,作《“慧” 做班主任,“育” 見新成長》分享。她從 “事前準備、常規(guī)建立、家校共育、細節(jié)把控” 四方面拆解班級管理要點:開學前做好心理、行動、物資三重準備,家長會需自信有條理;班級常規(guī)落實 “立規(guī)矩、有評價、給獎勵”,用 “站如松,坐如鐘” 等口令抓細節(jié);家校溝通善用 “自己人效應”,以 “沒有做不到的,只有要求不到的” 傳遞 “細致” 的重要性。
王瓊老師以 “靜水深流,不疾而速” 為核心理念,用 “若論誰人操心命,全國最小一主任” 的風趣打油詩拉近距離。她強調(diào)教育需如 “澆灌種子” 般耐心,要以 “信心” 為基、“理念” 為引、“機制” 為保障 —— 規(guī)范班級群管理,明確 “家校溝通只辦實事”;嚴守 “安全” 底線,確保開學通知清晰、日常管理細致,讓 “耐心澆灌,靜待花開” 的信念深入人心。
潘杰老師在《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》分享中提出,一年級核心是 “適應” 而非 “成績”,教師耐心與觀察比技巧更重要。她從安全感建立、規(guī)則意識培養(yǎng)、社交能力引導、學習習慣奠基、心理狀態(tài)觀察五個維度給出策略:用卡通貼紙標注教室區(qū)域幫孩子熟悉環(huán)境,將規(guī)則畫成漫畫便于理解,教內(nèi)向孩子用 “我能加入你們嗎” 破解社交難題;還以 “小 A 同學” 案例,展示如何通過 “分級安全連接”“家校協(xié)同減壓” 幫孩子克服社交焦慮,并提醒新教師 “抓大放小、主動借力、自我關懷”。
李玉老師以《我的第一年班主任成長之路》為題,分享從 “新手” 到 “熟手” 的蛻變,其 “五抓四有” 管理法極具實操性:“抓衛(wèi)生、抓紀律、抓心理、抓人際交往、抓活動” 建班集體;“有發(fā)現(xiàn)的眼睛、會夸的嘴、傾聽的耳朵、溫柔堅定的心” 育己育人。她強調(diào)家校溝通是 “班級成長助推器”,溝通前需 “備家長情況、備家長需求、備溝通方案”,溝通中忌 “平時不反饋、站位反方向、責備家長”,并推薦 “三明治談話法”(先表揚、再委婉提問題、最后鼓勵)提升溝通效率。
重點強調(diào):筑牢班級文化與安全防線
經(jīng)驗分享后,汪子然主任聚焦 “班級文化建設” 提要求。她指出,一年級是孩子集體意識萌芽關鍵期,班級文化不僅是環(huán)境布置,更是 “有溫度的成長氛圍”—— 需通過共同制定班級公約、打造 “逐光班”“向陽班” 等特色班名、設計讀書角與榮譽墻,讓孩子感受 “歸屬感”,使班級成為 “孩子愛上學校的第一個理由”。
李嘉星主任著重強調(diào) “學生安全”。他從校園活動、上下學路隊、飲食午休等方面細化責任:課間關注 “不追跑打鬧”,路隊落實 “快靜齊”,午休確保 “專人看護”;同時需做好安全隱患排查,建立 “教師 - 學生 - 家長” 三方安全溝通機制,將 “安全第一” 落到細節(jié)。
實地參觀:規(guī)劃 “萌新成長空間”
培訓會最后,全體一年級教師走進一(2)班與五(5)班實地參觀班級文化建設,一(2)班貼合新生認知特點的布置為入學準備提供參考,五(5)班濃厚的“信雅”文化氛圍則展現(xiàn)了長期班級文化培育的成果。期間,黃秀娟與張艷麗兩位資深班主任結(jié)合兩個班級的布置實例,詳細介紹 “兩板”“五角” 等宣傳陣地的文化建設思路,還貼心傳授班級實用小技巧:從座位排列、區(qū)域劃分的科學方法,到 “選矮書架方便孩子取書”“在衛(wèi)生角貼‘垃圾分類漫畫’” 的細節(jié)建議,將培訓中的理論內(nèi)容轉(zhuǎn)化為可落地的實操方案,為一年級新教師快速上手班級管理、提升育人能力提供了有力抓手。
此次培訓會既傳遞班級管理 “干貨”,又凝聚 “以生為本” 的教育共識。未來,安三教育集團一年級教師將帶著這份智慧與熱忱,以愛為帆,以智為槳,陪伴每一位萌新在安三的第一個學年里,向陽生長,遇見美好!
撰稿:潘杰
攝影:劉旭、吳紅艷
初審:龐益萍
復審:張莉莉
終審:喻巧月